河池雷暴高发期 小心防雷击

时间:2018-04-25阅读量1959

    5月22日凌晨2时许,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击中河池城区龙江桥北附近区域,提醒人们我市进入雷暴高发期。河池市属于多雷暴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强对流天气增多,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雷电流有增强之势,雷电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本版今日特推出专辑,介绍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河池雷暴活动带来的危害,努力防止雷灾事故的发生。



    响雷电死9头牛


    5月25日中午1时左右,南丹县中堡苗族乡九立村莫近屯的两名妇女,在拉陀(地名)山上放牛时,突遭强雷电暴雨裂击,当场有8头黄牛被电击死亡,另一头小牛受惊吓滚下山坡受重伤后死亡,两放牛人也被电得全身发麻。


    据了解,事发时,中堡境内天色骤暗,乌云密布,闪电雷鸣,暴风雨突降。正在山上放牛的孟奶和黎妈慌忙找了个背风点的地方躲避。突然一声震天响雷,就像爆炸一样,震耳欲聋。两人随即感觉全身一阵发麻,吓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十多分钟,暴雨逐渐变小,两人跑出来找牛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8头牛横在地上,有的一动不动,有的嘴里还喘着气,奄奄一息。两人又惊又慌,由于没有手机,也没有信号,孟奶就跑下山向屯里汇报。


    一个多小时后,村民闻讯赶来,经清点,发现有8头黄牛当场被雷电击死亡。由于山高路陡,周边的一些屠夫纷纷赶来,低价收购了8头死牛,直接在山上肢解,用十几匹马分批驮下山来。第二天上午,村民们在山沟底发现了另一头牛的尸体。



    河池辖区多雷暴


    河池是雷暴多发地区,一年四季都有雷暴发生。4月-9月为雷暴高发期;极为活跃期为7月-8月,7月达到高峰值。雷暴夏季活动最高,高达56.3%;春季次之,占30.2%。目前随着春季和夏季强对流天气频繁造访,我市已进入雷暴活跃季节,雷电现象十分频繁和强烈。


    据市气象局提供的49年(1965-2013)资料统计,河池市年平均雷暴日最多为都安瑶族自治县72天,最少为天峨县49天。全市平均雷暴日为61天,金城江区为59天,最高年份可达75天。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的划分的划分标准:全年雷暴日数不大于25天为少雷区,25~40天为中雷区,40~90天为多雷区,大于90天为强雷区,河池市属于多雷暴区域。

 


    雷电是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在大气层中,云层或云和地之间的电位差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发生猛烈放电现象(闪电)。每次放电时间很短但电流强度很大,释放出的大量热能可以使局部空气温度瞬间升高1万℃至2万℃。闪电击中地面或击中目标时就造成雷击,是一种危害程度很高的天气现象”。雷暴常伴有大风、强降水或冰雹,对农林、交通、通讯、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雷暴活动是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之一,许多学者对各地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据估计,全球每年发生雷暴约1600万次,平均每天约发生4.4万次,每小时约发生1820次。我国是雷电活动很强的国家,每年因雷电造成的损失平均在1亿元以上。



    雷击频发损失大 


    据市气象部门的初步统计,2010年至2013年,河池辖区雷灾总数达48起,直接经济损失168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53万元。


    2010年6月28日2时40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清潭村罗平屯一农户家被雷击,户主被震昏,第三层楼阁砖头多处被振落,家里照明和闭路电视线路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万元。


    2011年4月30日18时01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康宁村男子欧某某在田间做工时遭雷击,不幸被雷击死亡。


    2012年4月19日24时左右,金城江区出现强对流雷雨天气,该区保平乡天堂村茶洞屯一间三层半民房遭受强雷击,造成房屋楼板、柱子混凝土多处崩 裂,屋主自家及周边住户多处电源插座、电表及线路烧毁,另有部分照明灯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0.3万元,间接损失约0.3万元。


    2013年5月9日,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凤山县城镇久文村村民罗某在田间地头劳作,像往常一样接听手机,当场被雷击身亡。


    2013年6月8日凌晨2点多,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阵雷声滚过一家电器商场。商场的电器立刻“嘶嘶”冒起火花,熊熊大火燃烧了一个半小时,造成直接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