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科技(TOWE)防雷科普篇(三)——与雷电相关的基本知识讲解

时间:2023-04-30阅读量169

前  言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夏季雷电时有发生,虽然常见,但你真的了解雷电吗?这篇内容同为科技(TOWE)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关于雷电的知识!


雷电是什么?


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的自然现象。这种放电时间短促,但电流异常强大,能达到数万安培到数十万安培;放电时产生强烈的光即闪电,同时释放出大量热能,瞬间能使空气温度升高1万~2万℃,空气的压强可达70个大气压,威力巨大。这种放电有的是在云层之间进行,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云地之间的放电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引发火灾;云层之间放电则威胁航空、通信安全。给国民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在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雷电灾害被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雷击的形式


雷击一般有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两种形式。


直接雷击(包括雷电直击、雷电侧击):在雷电活动区内,雷电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设备等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


间接雷击:所谓间接雷击是直接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通过导体传导,如以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等形式侵入建筑物内,导致建筑物、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的电击现象。


雷电波侵入是指雷击发生时,雷电直接击中架空或者埋地较浅的金属管道、线缆,强大的雷电流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室内。


地电位反击是指直击雷防护装置(如避雷针)在引导强大的雷电电流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对周围与他们邻近却又没与它们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会引起导体之间相互放电。


易被雷电袭击的对象


雷电“喜爱”在尖端放电,所以在雷雨交加时,人在旷野上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或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雨,人或物体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招来雷击。建筑物的顶端或棱角处,也是容易遭受雷击;此外,金属物体和管线都可能成为雷电的最好通路。因此,了解这些规律对预防雷击有很重要的意义。


易遭受雷击的地点:

(1)水面和水陆交界地区以及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盐城、苇塘、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2)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和金属管线集中的交叉地点、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电线路的拐角处;

(3)土壤中电阻率不连续的地点,比如岩石和土壤的交界处、岩石断层处、较大的岩体裂缝、露出地面的岩层、河沿,以及埋藏的管道的地面出口处等等;

(4)地势较高的旷野地区。

易遭受雷击的物体或建筑物:

(1)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的广告牌等﹔

(2)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3)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4)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

(5)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

(6)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太阳能。


以上就是同为科技(TOWE)带来的“与雷电相关的基本知识讲解”篇内容,下期将继续深入普及与雷电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大家带来个人防雷的相关常识,以期能为人们在雷电季节从容应对雷电灾害和保障安全生产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返回列表